——记矿山工程技术公司金属结构件承包组负责人张伟松
4年前,矿山工程技术公司张伟松承担了本单位金属结构件的承包工作,在走上结构件承包负责人岗位的4年中,张伟松带领13名员工通过精打细算,落实降本增效措施,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施工任务,而且使13名员工收入也有了显著的提高。
金属结构件承包的主要任务是加工制作各种预埋件和结构件。2008年,张伟松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,发现承包组员工虽然实行了计件工资制,员工活干多了,但由于缺乏成本意识,材料浪费现象也严重,成本大了效益自然就少了,员工收入得不到同步增长。必须结束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,于是,他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整套降本增效措施和收入分配方案,把成本考核指标细化到每位员工并同收入挂钩,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从分认识到成本和效益及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。同时,每月定期召集承包组员工开成本分析会,对成本控制好、收入高的员工予以表扬,对成本控制差、收入低的员工进行点评分析,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技能。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,如电焊条焊不到头就扔掉,钢板下料随意切割的现象等等,他给大家仔细算正反两方面的成本账。让大伙明白一个道理,一时浪费一小截不起眼的焊条好像没什么大不了,可是一天、一个月、一年下来累计损失的价值那就触目惊心了。
张伟松就是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,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干劲,还达到了降低成本、提高员工收入的目的。在今年3月份,集团公司开展的“厂兴我荣、厂衰我耻,我与企业共生存”主题教育活动中,张伟松带领13名员工认真学习讨论,踊跃参与教育活动,自觉地将降本增效同企业效益结合起来、将承包组命运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,提升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。
如今的金属结构件承包组,已形成了人人讲节约、个个算成本的良好氛围,就连切割下来的钢筋头和钢板边角料都会自觉回收利用。可谓是人尽其才、物尽其用。降本增效举措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,金属结构件承包组员工创造的效益和收入,在矿山工程技术公司连续多年名列前茅,实现了企业增效、员工增收的双赢目标。
丁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