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曰,吾有三宝,“俭”在其中,墨子云:“俭节则昌,淫逸则亡”,宋代大诗人陆游也说:“天下大事,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”。
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也很注重“俭”字,1936年,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,看到毛泽东等领导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,每天吃小米饭、传粗布衣、住土窑洞,不禁被他们的节俭美德深深震撼,他断言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……从古至今,有识之士都很重视节俭。
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,“俭”字都被一些人淡忘了,大有以“俭”为羞之势,如:在南方某市有姐妹俩相约同天结婚,为抬高自己的身价,压倒对方,仅结婚当天就各自耗资近百万元。又有一侧消息称,2012年因公款喝酒喝掉一个杭州西湖的水量等等,这些挥金如土的现象屡见不鲜,令人心痛,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无疑是一种障碍。
说“俭”,不是要大家穿破衣烂衫,当“苦行僧”,现穷酸像,而是要提醒人们量力而行,不要摆阔气,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。现在虽然我国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,但是,还谈不上富裕,仍有4千万贫困百姓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,还有成千上万的儿童因贫困而辍学、失学,因此,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仍很艰巨。
“节俭“是中华民族的美德,是一种财富的积累,失去了它,我们将成为一个无度消费的民族,因此,无论何时何地,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可丢。 季秋平